2020-08-27
浙江树人大学绍兴校区二期EPC项目占地面积约22.78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,满足6000人以上师生的吃住教学,包括教学科研区、文体活动区、生活后勤服务区及景观绿化休闲区等。
一、设计特点及构思
本项目位于绍兴市柯桥区,地势平整,绿树茵茵,水流潺潺,环境宜人。设计因循绍兴书香院落的历史文脉,延续浙江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,结合了现状河流水系,以“曲水书院”的设计概念来确立本项目的校园空间和建筑意向,通过对场地功能的解读和重组,对边界复杂的场地,进行了梳理和还原。以三道轴线为基准,以疏水和筑屋为工序,将各功能组团分区而筑,将大学校园的设计,从单纯追求建筑和空间之大,转向人文内涵和空间层次建设的整体趋势。
二、交通组织:快慢相宜
根据场地外围交通与场地现状考虑到未来人流的走向,在南侧大学路设置学校主出入口。主入口依据开放性大学的特性而设计,摒弃传统院校高大门头的阻断式设计手法,改为两侧种植绿荫树木形成林荫大道,更好的与城市空间进行交流。次入口设置在北侧的杨江大道上,杨江大道是用于连接杨汛桥镇区的主要通道,在此设置出入口可方便师生日常生活,同时结合一期食堂与后勤用房,便于组织后勤物流线,避免后勤流线与其他流线的冲突。
西入口为学校主要车行入口,设置在立德路上,临近教师公寓,作为教职工以及二期食堂主要出入口,尽量避免了车辆与学生人流的交叉,为建筑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提供了安全有力的支持。东侧入口位于育才路上,主要为体育馆承接各大赛事服务,避免了较大的车流量对校园生活环境产生干扰。
三、建筑空间:复合多元
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今天的“教”与“学”。本设计提出了“复合、可变”的教学空间模式,提供一种适度超前的设计理念,在满足当今师生学习交流的同时更能应对将来教学空间的变革,空间的自由变换以及透明墙的运用将带来更加有趣、实用和多变的学习空间,满足多种教学模式和不同的管理模式,实现功能转换的可能性。
新型教学单元实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告别单一功能的教学用房,转而以系或学院为单位形成教学综合体,其中包含了各式教学空间、实验空间、图书室、交流休憩空间、信息交换点、健身空间、办公室等多种功能。相比传统的教学用房综合楼将带来更加复合多样的学习体验。
四、场地空间:立体联动
场地的空间设计通过地形梳理结合绍兴江南水乡、书院的建筑意向,将校园用地分为:平台、庭院、廊桥、流水等立体多元的绿意空间。校园图书馆依水而筑、布局自由、空间灵动、院落空间互为嵌套,不拘一格、移步换景。规则而又有变化的多层平台,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交流、休憩、观景空间。教学实验楼分组布置,通过活动平台、桥廊连接,布局理性,不失变化,各单体错落有秩,书院围而不合。通过南侧建筑预留的视线通廊与南侧山景互相渗透,近则临水,远则望山。
校园两侧运动场地结合边界景观收束了校园内部视线,避免了城市嘈杂因素对校园的干扰。建筑与山水共同构筑了诗意的人文生活学术之路。
北侧学生公寓与师生食堂各自成院,借水取景,南面紧邻运动体育公园。
五、景观环境:曲水流觞
远山近水——有山则明,有水则灵。水元素的存在体现绍兴的历史积淀的同时也为校园增加了一份灵气。地块水系柔和,绿树成荫,通过设计梳理使得场地内的河流、苗木得到充分利用,结合水面周边的小桥、平台与庭院、书院互相组合,形成环形的景观绿带,与中心湖水相得益彰。建筑之间的绿色平台将地面绿化进一步提升,形成立体景观效应,使绿色得到进一步的渗透,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景观资源。
浙江树人学院绍兴校区二期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,科学组织施工,抓安全、保质量,彰显出项目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认真态度,受到校方的充分肯定与好评,成为省直同人集团展示EPC项目建设成果的又一个“重要窗口”。
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,让我们继续振奋精神,共同携手,全力拼搏,再创佳绩,展现出同人建设者的靓丽风采。
集团第三设计分院